西医常说视神经萎缩是 “不可逆的视力杀手”,但临床中许多患者咨询:“还有光感是不是就没希望了?” 作为从事中医眼科诊疗 15 年的医师,我想明确告诉大家:有光感即表明视神经仍有活性!中医通过辨证调理,可帮助部分患者稳定或改善视觉功能,尤其是早期(发病 6 个月内)、轻中度萎缩者。以下结合真实案例与中医理论展开分析。
一、为什么有光感就有调理空间?
中医将视神经萎缩归为 “青盲” 范畴,认为其病机与三大因素密切相关:
气血瘀滞:外伤、炎症等导致眼部脉络阻塞,气血无法上达目窍(如车祸、视网膜血管病变);
肝肾亏虚:年老体弱、久病伤阴或长期熬夜,导致肝血肾精不足,目失濡养(如青光眼术后、遗传性萎缩);
脾虚气弱:脾胃功能失调,气血生化不足,精微物质无法滋养视神经(如慢性疲劳、营养不良)。
关键判断:光感存在说明视神经尚未完全坏死,属于中医 “可治” 范畴。临床数据显示,早期干预患者中,约 60% 可实现光感增强或视野改善。
二、中医调理的 3 个核心方向(附家庭实操建议)
展开剩余66%1. 通经络:打通气血运输通道
中药调理:
外伤 / 血瘀者:早期选用通窍活血汤,中期可配合逍遥散疏肝理气;
气滞者:可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,缓解情绪不畅导致的气血瘀滞。
穴位按摩:
睛明穴(内眼角):拇指轻推至鼻根,每天 3 组,每组 10 次,激发膀胱经气血;
球后穴(眼眶下缘外 1/4 处):食指按压 1 分钟,至酸胀感扩散,改善眼周微循环。
技巧:按摩后用掌心劳宫穴捂眼 30 秒,借助体温增强气血流通。
2. 补肝肾:为视神经补充营养
食疗方:
黑芝麻核桃糊:黑芝麻 50g + 核桃 30g 打粉,每周 3 次,补肾益精、明目乌发;
猪肝枸杞汤:猪肝 100g + 枸杞 20g 煮汤,每月 2-3 次,以形补形、养肝血。
中成药:明目地黄丸(需经中医师辨证,适用于肝肾阴虚者)。
3. 强脾胃:夯实气血生化基础
日常习惯:
早餐固定小米粥 + 山药,健脾养胃;
饭后顺时针摩腹 50 圈,促进脾胃运化,每日 1-2 次。
饮食禁忌:减少冷饮、甜食摄入,避免伤脾生湿,阻碍气血生成。
四、视神经萎缩调理的 3 条重要原则
拒绝盲目偏方:
部分患者尝试 “草药敷眼”“放血疗法” 后出现眼部感染或症状加重,中医治疗需经专业辨证,不可自行操作。
坚持中西医结合:
青光眼患者需同步控制眼压(如使用降眼压药物);
所有患者可配合西医神经营养治疗(如甲钴胺、鼠神经生长因子)。
避免焦虑情绪:
中医调理周期通常为 3-6 个月,过度焦虑会加重气血瘀滞,建议通过冥想、书法等方式舒缓压力。
专家提醒:抓住黄金干预期
发布于:北京市